当前位置: 首页 /

清明祭扫、踏青出游,这些事情要知道……

杨柳依依道春意,又是一年清明时。扫墓祭祖、出游踏青,一些祭扫误区和安全隐患不容忽视。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整理以下提示,帮助大家规避常见误区,倡导文明祭扫新风尚,平安度过节日时光。

一、扫墓祭祖四大误区

1. 清明祭扫要趁早?

有说法称“清明祭扫赶早不赶晚”,于是有人在清明当天,天不亮就赶往祭扫,不仅身心疲惫,还可能因集中出行造成交通拥堵。其实在传统习俗里,清明节前后十天均为适宜祭扫的时段。大家可以结合个人情况,合理安排时间,错峰祭扫。

2. 使用“人民币版冥币”祭祀?

近年来,各种仿人民币的冥币走俏市场。这些冥币的币纸大小、颜色、图案、面值等都与现行或曾经流通的人民币极为相似,只是在币面上标注了“中国天堂银行”“中国冥民银行”“天地通用银行”等字样,如果不仔细辨认,很难看出区别。殊不知,使用“人民币版冥币”涉嫌违反《人民币图样使用管理办法》,是明令禁止的违法行为。

3. 祭扫时可以焚烧人民币真钞?

有些老年人认为,在焚烧冥币时夹些真钞,故去的亲人就能收到真币。这种做法一代代传下来竟成了某些地方的“风俗”。其实,这种夹烧人民币的行为已经触犯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》的相关规定,我们应该坚决抵制。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,每一位公民都应当自觉维护国家货币的尊严和信誉。

4. 清明祭扫必须焚香烧纸?

每年清明期间,因祭扫用火不慎引发的火灾事故屡见不鲜,给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损失。如今,文明祭扫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绿色、环保的祭扫方式,比如鲜花祭扫、植树祭扫、网络祭扫等,不必焚香烧纸同样可以表达对先人的思念与敬意。

二、清明踏青注意事项

清明节不仅是我们追思先人的时节,也是亲近自然的契机。在我们感受春天生机,享受踏青快乐的同时,这些事情要注意:

1. 提前规划路线:出行前注意查看天气与景区信息,合理规划路线,避开拥堵路段与高峰时段,让踏青之旅更顺畅。

2. 做好防晒防虫:春季阳光渐强,紫外线不可小觑,注意涂抹防晒霜、戴遮阳帽。同时,郊外蚊虫多,可携带防蚊喷雾,避免被叮咬。

3. 注意饮食卫生:踏青时,不要随意采摘路边的野菜、野果,以防误食有毒食品。选择正规餐饮商家,不吃不卫生食物,以防肠胃不适,保障游玩好状态。

4. 谨记游玩安全:参与游乐项目、登山等活动时,要注意遵循安全规则,不做危险举动。身体不适时,及时就医。

让我们携手传承中华传统文化,以科学态度辨知误区,以安全意识守护假期。愿大家在追思中汲取前行力量,在春光里感受生活美好!